2022年5月17日,对多个数据库(包括PubMed、Scopus和Web of Science)进行了一次关于失眠与心脏健康之间关系的文献检索。这次检索的关键词包括“失眠”、“睡眠不适”、“睡眠启动”、“心肌梗塞”、“MI”和“STEMI”。
失眠被定义为一种睡眠障碍,其表现为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或在清晨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睡眠持续时间这一客观测量方法来评估失眠。需要注意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其他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并未被纳入该研究范围。
在选择研究时,研究人员设定了一系列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只有满足以下条件的研究才会被纳入:研究必须是英文的;研究类型可以是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研究需要提供有关患有失眠症的成人(年龄≥18岁)心肌梗死发病率的数据。而排除标准则包括:社论评论、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动物研究以及缺乏关于失眠患者心肌梗死风险数据或对照组的研究。如果有多项研究涉及同一人群,那么会选择其中研究人群最多、数据最新的那一项。
两位独立评审员(代号:TS和MA)负责筛选符合上述标准的研究。如果遇到分歧,他们会咨询第三位独立评审员(代号:RS)来协助解决。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工作由两名评价员(代号:RE和SG)独立完成,并在完成后进行数据比对以确保准确性。如有不一致,第三位独立评审员(RS)会介入协助。
基线数据和总结数据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作者姓名、出版年份、研究设计、参与人数、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平均体重指数、吸烟率、酒精使用率和基线疾病状况。而结果数据则涵盖了心肌梗塞发生率、睡眠持续时间、非恢复性睡眠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比例,以及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失眠组和非失眠组中的分布。
该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来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该量表包含13个项目,总分9分,用于评估观察性研究的质量。
根据研究结果,即使考虑到年龄、性别、合并症和吸烟等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的因素,失眠与心脏病发作之间的关联在统计学上仍然显著。这种关联在所有的患者亚组中都保持一致,包括不同年龄组(<65岁和>65岁)、不同随访时间(多于或少于5年)、不同性别以及患有不同常见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或胆固醇过高)的人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同时患有高血压、胆固醇过高或糖尿病的失眠症患者,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没有失眠症状的人更高。尤其是失眠的糖尿病患者,他们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了两倍。此外,与每晚能保证6至8小时睡眠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分别增加了38%至56%。
图一 实验数据
图二 实验数据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指出失眠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这一关联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都普遍存在。失眠的女性似乎更容易遭受心脏病发作。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虽然心脏病发作的事件得到了医学报告的验证,但大部分的研究数据都是基于参与者自我报告的睡眠状况。
在睡前关闭所有的电源插座,以避免微小的“电子污染”。
在卧室里避免放置嘀嗒嘀嗒的机械钟,因为这会更加难以入睡。
选择适合的床上用品,被子应该厚度适宜,太薄的话需要长时间用体温焐热,这会消耗人体的热量,推迟入睡时间,或者导致睡眠质量较差。被子太厚也会增加噩梦的几率。
床垫的软硬程度要适中,躺下时将手伸入脖子、背、腰部和臀部的下方,如果几乎没有任何空隙,那就表明床垫比较适合。
枕头应该高度适宜,约为10~15厘米。正常情况下,以右侧卧位为宜。
日常生活中,应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睡前进行剧烈的运动、玩手机等行为,这可能会导致神经兴奋。同时,要保持规律的饮食,不要空腹上床,也尽量避免在睡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
睡眠限制疗法
通过缩短床上的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动力来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上床时间×100%)。建议避免日间睡觉时间过长,并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可以适当进行午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