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荣军医院 http://www.mzrjyy.com 梅州荣军医院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丰顺县荣军医院,坐落于丰顺县汤坑镇下村村(原东联华侨中学)。2017年经梅州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为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一期开放1.5万平方),拥有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迈瑞彩超、迈瑞生化、无抽搐电休克仪(MECT)、计算机认知行为矫正治疗系统、生物反馈仪、经颅磁刺激仪、32位视频脑电图、惠诚心理测验系统以及韦氏智力测验系统等医学辅助诊断设备及先进齐全的精神心理康复诊疗设备。开设了精神科三个病区,并设立了心理咨询和精神科两个门诊。 Thu, 12 Sep 2024 23:12:54 +0800 zh-CN hourly 1 https://www.s-cms.cn/?v=4.7.5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的相关研究及启示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01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心境障碍,伴随社会功能障碍。其症状是循环反复的情绪高涨、观念飞跃和过度活动,或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负性思维。情绪控制和情绪认知异常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典型症状。双相障碍患者调节情绪能力受损,并伴随神经认知障碍,如面部情绪识别和分类能力受损。

图片


2


相关研究

发表于科普网站心理学进展的一篇文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 ——从注意加工层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及干预启》提出已有的许多研究都证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情绪面孔存在识别障碍,从而影响该群体的正常社会。

在已有的多项实验证明双相抑郁症患者在面孔情绪识别中表现出不同的障碍和异常大脑激活。在识别情感面孔时,他们可能出现愉快面孔识别障碍,同时在大脑情绪加工区域的活动上与常人没有差异。然而,在进行限定时间的任务时,双相躁狂患者在识别愉快面孔时表现不佳,而其他情绪面孔的识别与常人没有差异。在不同阶段的双相抑郁症患者中,存在积极和消极偏差,即难以识别与其躁狂或抑郁情绪相匹配的面孔情绪,可能会持续或回避相应的行为。


图片


3


实验详情

实验通过眼球追踪技术作为研究情绪事件视觉注意的有力工具,能够精确记录个体在观看刺激材料时的注视时长、捕捉区域及视觉扫描轨迹,为深入理解心境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BD)提供了独特视角。专家为各阶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加工非面孔情绪图片时的注意偏向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自由观看非面孔情绪场景时:1) 处于抑郁阶段的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对愉悦图片较其他图片的注意显著减少,表现出对愉悦刺激的愉快敏感性缺失;2) 处于躁狂 阶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初的注意更多地指向愉悦场景,表现出该类人群对愉悦刺激的注意抑制困难;3) 躁狂阶段和抑郁阶段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威胁刺激较其他刺激出现更多注视点(即对威胁刺激出现注意偏向),反映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威胁刺激的易感性,但只有躁狂症状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表现出对威胁场景的注意抑制困难。

图片


4


相关应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在现实中有多种应用例子,这些例子不仅揭示了这一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为临床治疗、社会互动以及情绪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例子:

1. 社交互动困难

情境描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社交场合中常常难以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面孔,这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容易误解对方的意图和情感,从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或疏离。

应用实例:患者可能在朋友聚会中误解朋友的一个微笑为嘲笑,进而产生愤怒或疏离感,影响整个聚会的氛围和人际关系。

图片

2. 工作场所的误解

情境描述:在职场上,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同事或上司的情绪状态,进而影响工作沟通和团队合作。

应用实例:在会议上,患者可能误解上司的严肃表情为不满或批评,从而感到焦虑或自责,影响工作效率和自信心。

3. 家庭关系紧张

情境描述:家庭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互动中频繁误解家人的情绪表达。

应用实例:患者可能误解配偶的温和建议为指责,从而引发争吵;或者误解孩子的无辜表情为挑衅,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图片

4. 临床诊断和治疗

情境描述:情绪面孔识别障碍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症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实例: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在识别情绪面孔任务中的表现,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评估工具,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情绪管理和调节

情境描述:由于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绪管理和调节方面面临挑战。

应用实例: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学习如何更准确地识别和理解情绪面孔,从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减少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

6. 社会认知训练

情境描述: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社会认知训练成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应用实例:通过专门的训练程序,如使用情绪面孔识别软件或参与情绪认知工作坊,患者可以逐渐提高对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增强社会认知功能。

图片


5


结论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在社交、工作、家庭等多个领域都有实际应用,这些例子不仅揭示了这一障碍的广泛影响,也强调了早期识别、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图片

105264be206dec95955558c9be96e60b.jpg


]]>
肥胖、昼夜节律紊乱和生活方式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昼夜节律紊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常受到这些因素的显著影响。

发表于plos one网站的一篇文章《调查肥胖、昼夜节律紊乱和生活方式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SOMBER 试验的研究方案》通过评估昼夜节律的生物标志物 (SOMBER) 试验调查独立生活的肥胖和精神疾病成年人的昼夜节律,探索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有80名参与者,分为四组:肥胖伴精神分裂症(OB+SCH,n=20)、肥胖伴双相情感障碍(OB+BD,n=20)、单纯肥胖无精神疾病(OB,n=20)、正常体重且无精神疾病的对照组(CON,n=20)。通过四种研究方法:

  • 昼夜节律评估:利用余弦分析法精确评估昼夜节律模式。

  • 采样方法:个性化采样时间表,减少日常活动干扰,提升数据生态效度。

  • 生物标志物收集:唾液、毛囊样本及加速度计活动数据。

  • 数据收集:三次临床访问,期间完成问卷;两次访问间收集生物标志物样本。

实验结果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与昼夜节律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差异,并且发现了唾液皮质醇和褪黑激素的节律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肥胖、昼夜节律紊乱和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

图片


图 1. 昼夜节律紊乱、精神疾病和肥胖之间的三向关系。


昼夜节律紊乱、精神疾病和肥胖通过一个复杂的中介因素网络相关联,每个因素都可能影响或受网络中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肥胖的影响

1. 肥胖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研究发现,肥胖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这主要是因为肥胖可能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增强,进而影响大脑功能,使得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增加。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涉及大脑多个区域的功能异常。SOMBER试验的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肥胖比率高达70%,且女性患者的肥胖率显著高于男性。

2. 肥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SF36量表评估发现,肥胖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等生命质量指标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肥胖者。这表明肥胖可能加剧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其社会参与度和生活满意度。

图片

二、昼夜节律紊乱的影响

1. 昼夜节律的重要性

昼夜节律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自然生理节奏,它调节着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代谢活动等多种生理功能。昼夜节律紊乱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2. 昼夜节律紊乱与精神疾病

昼夜节律紊乱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这种紊乱可能加剧患者的情绪波动、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整体生活质量。SOMBER试验关注了这一因素,并尝试通过调整患者的作息习惯来改善其昼夜节律,以期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图片

三、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1. 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仅会增加肥胖和昼夜节律紊乱的风险,还会直接损害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进一步加剧其病情,降低生活质量。

2. 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

针对这些因素,SOMBER试验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例如,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消耗能量并改善心肺功能;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以调整昼夜节律并改善睡眠质量。此外,戒烟限酒、减少压力等也是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肥胖、昼夜节律紊乱和不良生活方式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通过SOMBER试验等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干预和改善。对于患者而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改善昼夜节律是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病情的重要途径。



]]>
如何避免精神病患者暴力与自伤行为?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摘要: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认知力是低下的,他们没有能力判断行为的正常与否,并且他们的伤害行为发生只会在一念之间,常常是有想法就会付出行动,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平时要严密监护,要对患者充分负责,严防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案  例 

2016年6月14日,36岁的程程因精神分裂症住进某精神病医院。患者入院后一直不肯吃饭,造成血钾指标低下。6月19日上午,医护人员为她做输液治疗,可程程很不配合,医护人员无奈,只好用保护带约束患者双手和单脚,防止她乱动影响输液。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输液中程程挣脱保护带后,将输液管上的针头拔下,将输液针刺向自己的左眼,眼睛立即流出血来。护士发现后进行紧急处理,随后医护人员通知家属,并紧急把患者送到市第一医院眼科手术治疗。


程程的父亲在给女儿治疗眼睛一周后,又将女儿转回精神病医院治疗5个多月。随后,患者家属曾多次到精神病医院讨说法,但一直没有结果。


今年1月5日,老程走进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要求进行调解、理赔。


患方:医院采取了特殊防护措施后就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导致我女儿用针挫伤眼睛,严重影响了今后的生活,医院必须赔偿所有损失。


院方:医院之前已经做好了保护性措施,不知道患者如何解开保护带进而自残,并且事发后医院紧急转送患者治疗,已经尽到了责任。


二、各方点评 

本案例中,院方有无过错 ,成为争议焦点。

患方:患者家属认为,作为收治精神病人的精神病医院,在明知患者不配合治疗之时,却疏于对程程的监管护理,理应为患者的自伤行为负责。

院方:院方认为,患者程程出现自伤行为,是在精神病症支配下所致,属于不可预见性。医院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预见到患者的自伤行为,医院也不可能全天候对于一个不可预见的自伤事件进行监督;还有,患者入院时,医院与患者家属签署的住院知情同意书中,已经明确告知病人住院期间可能存在风险和意外,患者家属完全知道这些情况,并愿意承担风险,在出现意外时不追究医方的责任。医院在整个医疗、护理、抢救过程中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违规行为,不该承担所谓的责任和赔偿。

医学会:医学会鉴定认为,患者诊断“精神分裂症”是正确的;患者出现的自伤行为是在精神病症状支配下所致,属于不可预见性;医方在医疗、护理及抢救过程中符合诊疗常规,抢救过程及时有效,不存在违规行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的结论是医方存在间接过错,医方在对患者的监管护理方面存在疏忽的缺陷。患者系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伤行为虽具有突然性、随意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入院后医方应考虑到患者有自杀、自伤、伤人、毁物、潜逃的可能性存在。在患者出现不配合时,虽然采取了措施,但在监管上还是存在疏忽,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间的自伤行为造成的后果与医方在监管过程中的疏忽存在间接关系。

法律法规:《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1]。

结果:尽管院方感到委屈,但患者自伤事件毕竟发生在住院期间,管理上有漏洞,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也难辞其咎。最终,医患双方在医调中心的调解之下,精神病医院对患者及家属一次性赔偿76,477元。

这就是精神科的工作,患者暴力伤人和自伤的行为是精神病患者的病态。精神科医护人员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呢?

由于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日趋增加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和难预料性,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以攻击性行为最为突出。



三、暴力行为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或精神病状的影响下,突发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其中以攻击为最常见。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和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暴力行为具有突发、多变、凶狠、残暴、后果严重等特点。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一度成为社会关注并加以防范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行为,因此,医护人员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应严厉控制,并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治疗,力求对精神病患一切可能产生暴力行为的因素提早处理,把隐患扼杀在产生的萌芽期。



1


原因分析


1、受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与患者心理活动紊乱密切相关,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特别当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配合态度采用强制的手段去处理问题,如强行让患者服药、打针,强行让患者吃饭、睡觉等,更会激起患者的敌对态度,当患者的心情压抑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爆发,严重者甚至会破坏公共设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或自伤。此外,当患者对医护提出要求未得到同意时,也会发生暴力行为。

2、家庭社会因素

由于精神病患者家属对其置之不理,或者表露出嫌弃的意味,从未悉心照顾过患者,长久以来患者会对其家属产生仇视心理,一旦其家属有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触动了患者,患者就会用极端的手段去平抚心理的不快,有可能会危及到其家属的生命安全。除了家庭,还有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也会造成患者的厌世情结,社会给予患者一定的压力,当患者无法承担来自整个社会的重负时,会面临崩溃,有可能会发生自残行为,甚至会产生自杀倾向。

3、自知力因素

患者对自己精神病状态的认知能力越低,产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由于患者认知能力低,对于被迫入院会产生恐惧和严重不满,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有所怀疑,甚至会有被害妄想,因此,对医护人员产生抵抗态度,言行过当可能会谩骂和攻击医护人员,从而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治疗进程。


2


护理对策

1、防患于未然对于患者的暴力行为,医护人员只有早发现、早控制才能有效的进行防范。

2、加强对暴力防控能力的培训识别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和信号,学会自身的防护方法,对于暴力袭击,首先学会自保才有可能进一步制服患者。

3、营造温暖缓和的生活环境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需提供单独的病房,让患者有充分的空间活动,二来也可避免其它患者受到其倾害。医护人员还应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施以关爱的之心,给其营造温暖和缓和的生活环境。

4、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对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都应及时做好应对措施,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很重要。




四、自杀行为 

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如何识别患者自杀的征兆,采用适当的措施预防患者的自杀,帮助患者保持生命、健康与尊严。


1


原因分析


1、遗传因素
家庭的自杀行为历史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家庭成员曾经出现过自杀行为,患者受到一定的刺激就会对其进行模仿,这与家庭的压力过大和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
2、病情因素
做好评估,研究表明病程较长、易反复者容易发生自杀行为。精神病人的自杀大多数都发生在刚出院的缓解期,特别当患者初入社会的不适应性,还有家人的不理解都会引起患者自杀心理。
3、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因药物的副作用引起患者自杀。精神分裂病人自杀与应用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关。


2


护理对策

1、加强巡视和守卫工作医院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巡视和守卫工作,时刻保持警惕意识。

2、避免患者接触到能够自残的工具尽管避免患者接触到能够自残的工具,例如小刀,绳子,钉子等危险物品,力求患者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变化对于有异常行为的患者应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情况,平时要时常开导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对于家里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更应着重看待,这都要求医护人员熟悉每个患者的家庭背景材料,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4、实施约束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2]。

5、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培养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承担压力的勇气和能力。

图片


]]>
当代青年群体精神内耗现象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引言

“精神内耗”或者说“心理内耗”,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的 心理就会处于状态一种损耗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近年来,青年群体的“精神内耗”问题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表现为一些青年群体犹豫不决、过分在意他人眼光,甚至存在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图片

图片

发表于汉斯心理学进展的一篇论文《当代青年群体精神内耗现象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研究》提出要解决青年精神内耗的消极情绪现象,应该为青年塑造良好认知与理性思维、宣传正能量精神与创新精神,来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发展。

一、青年精神内耗的几种表现

自寻烦恼:盲目比较下的心理困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年群体日益依赖社交媒体。在这个平台上,各种关于学业成就、薪资报酬、身材外貌等的比较无处不在。这种盲目的比较使得部分青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即使面对一些小事也会反复思考其后果,但却迟迟不采取行动,最终形成内耗。
例子:李华的“完美生活”焦虑

李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工作之余,她习惯性地打开社交媒体浏览。起初,这只是她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摆脱那些精心策划的“完美生活”展示。
每当看到抖音上和微信朋友圈朋友们晒出的旅行照片、精致的美食、或是职场上的成功时刻,李华都会不由自主地与自己进行对比。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否足够出色,生活是否足够精彩,甚至对自己的外貌和身材也产生了不满。尽管她深知这些展示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的努力和不易,但她还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比较。
这种盲目的比较让李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她开始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产生疑虑,担心自己是否做出了最佳选择。即使是选择晚餐吃什么这样的小事,她也会反复思考,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会被别人嘲笑或看不起。
然而,这种过度的思考和担忧并没有帮助李华做出更好的决定,反而让她陷入了内耗的漩涡。她感到自己越来越疲惫,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最终,李华意识到这种盲目比较的心理困扰正在摧毁她的生活。她决定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心态。她开始减少在社交媒体上的浏览时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她学会了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同时,她也学会了设定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通过这些努力,李华逐渐走出了盲目比较的阴影,找回了自信和快乐。她意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去盲目比较和追求所谓的“完美”。只有珍惜当下,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图片


自食其果:逃避与愧疚的拖延

拖延是现代青年的另一大通病。许多青年习惯于将事情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处理,尽管深知这样会导致压力倍增,却仍然难以摆脱这种习惯。拖延不仅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更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愧疚感和自责感,进而加重精神内耗。

以下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拖延导致自食其果,以及伴随而来的逃避与愧疚感的典型例子:

  1. 学业压力下的拖延:大学生李明面临期末考试,他知道需要提前复习以确保成绩,但总是将复习计划一推再推。起初,他告诉自己只是需要一点休息,或是等待“最佳状态”再开始。然而,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压力骤增,他发现自己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复习任务,还要承受因拖延而产生的巨大焦虑。最终,他匆忙应考,成绩自然不理想,这让他深感自责和愧疚,意识到自己本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


图片


2.工作项目的拖延:职场新人王悦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项目截止日期明确,但她却发现自己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推迟工作进度。她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被认可,于是通过拖延来逃避这种潜在的威胁。然而,随着截止日期的逼近,她不得不加班加点,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大打折扣。这次经历不仅让她在团队中失去了信誉,也让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长时间沉浸在愧疚和自责中。

图片

3、自怜自哀: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的敏感

高人际敏感的青年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和指责尤为敏感,容易将小事放大,从而陷入痛苦和纠结中。这种过度敏感使得他们在社交中容易受伤,难以建立稳定的归属感,进一步加剧精神内耗。

比如一个女大学生在大城市求学,临近毕业,她却感觉迷茫。每天都感觉惶恐不安,脑海无尽地幻想着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自我否定,仿佛自己即将活成一个笑话,整个人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她感觉自己依赖心理太重,面对即将毕业所要独自面对的新环境无法自处,那种对世界失去归属感的颓丧,让她感到绝望……

图片

二、青年精神内耗现象的生成因素




  1. 群体征候:矛盾与孤独并存
青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冲突。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既有积极向上的追求,又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内耗。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强化了青年的圈层关系,但也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


  1. 家庭境况:溺爱与强势共生
家庭环境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部分独生子女在溺爱与强势并存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和自信心的缺失。在面对社会竞争时,他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加剧精神内耗。
  1. 现实境遇:内卷与躺平同在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学业还是就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部分青年为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这使得他们陷入了内卷化的竞争状态。然而,这种努力并不总能带来期望的结果,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选择躺平来逃避现实,从而加剧精神内耗。
三、青年精神内耗现象的应对策略
  1. 清晰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
青年要充分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在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时,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避免盲目跟风。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图片
  1. 拒绝消极反刍,积极自我暗示


面对挫折和失败时,青年要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在自我暗示的过程中,要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去激励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为青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媒体和网络平台要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推广,提高青年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应对能力。
  1. 家庭教育:营造和煦氛围与厚植家风底蕴
家庭是青年成长的摇篮,家长要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同时,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图片



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面对精神内耗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通过提升自我认知、拒绝消极反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加强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青年一定能够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
癫痫是否遗传:科学解读与认知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癫痫,这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让人们对其遗传性产生诸多疑问。本文旨在通过科学的角度,为大家解析癫痫的遗传性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01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癫痫


癫痫(epilepsy)是一种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会突然间毫无缘由的发作,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具有反复性和短暂性的特点,是癫痫的主要症状。但是,出现痫性发作的人并不一定患有癫痫。

图片



这个病具有反复出现痫性发作的倾向,这种反复出现的发作不受控制,大部分发作时间短,不超过2分钟发作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经历过发作。


并且癫痫的发作也不分种族、性别、年龄,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耄老人,都可能发病,堪称无差别攻击。



02
癫痫是不是就是遗传导致的?


癫痫,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疾病,曾被人们误解为“鬼上身或“神灵降临”。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癫痫有了更为深入和科学的认识。


图片


直到150年前,研究癫痫的学者才开始摈弃鬼神学说,认为癫痫是由机体本身和诱发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


下面这副图是著名的研究癫痫的学者Lennox在1960年提出的癫痫病因机制,他提出癫痫的病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个方面。获得性的病因包括从子宫内发育异常、产伤、感染、外伤(战争伤)、肿瘤、中毒及未知因素,同时生理因素和情绪也会影响癫痫的发生。


图片


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对癫痫分类提出六大病因:遗传性、结构性、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未知病因。每名患者可以有单个或多个病因。

图片


01

结构异常比如脑肿瘤、脑出血导致的结构破坏。

02

遗传指的主要是遗传基因的异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里父母有,可能遗传给子女的原因。

但是很多时候父母有,但也不一定会遗传给子女,如果担心癫痫是不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目前可以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

03

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脑组织后导致的。02

06

代谢异常是指体内的微环境比如低钠血症、氨基酸异常代谢等情况。

07
免疫是青少年、壮年癫痫患者需要重点排查的病因,这类病因导致的癫痫需要特殊的治疗,欣慰的是大部分预后良好。

在目前的研究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癫痫的可能病因差别很大。

2015年出版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分册》对癫痫的不同年龄段的病因进行了归纳:

新生儿及婴儿期先天及围产期因素(缺氧、窒息、产伤)、遗传因素占了重要比例;

上面说到各种不同的病因,那么具体到某一个人,到底什么原因的可能最大呢

而在成年和老年期,遗传的因素不再重点考虑,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感染、变性疾病等原因可能性更大;

挪威的癫痫专家们对1771例癫痫患者进行了病因研究:

未成年中,遗传可能是重要的病因,但最多也不到40%;

而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遗传性的因素仅占3.16%;

而在各年龄阶段,未知病因的占比都在40%左右;

尽管医学发展到现在,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仍有四成左右的癫痫患者是找不到任何病因的。

因此,癫痫的病因非常复杂,而遗传只是众多病因之一。虽然患癫痫可能会让人感到绝望,但只要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大部分的癫痫患者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和结婚生子。




]]>
绘画艺术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Thu, 12 Sep 2024 23:12:55 +0800

抑郁症康复应用

绘画艺术治疗

前言

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复杂多样,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多样性,提供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绘画治疗,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心理干预手段,已被证实能有效辅助处理患者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创伤,成为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绘画艺术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径,还能在多个维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01

论文及实验

发表于The Primary Medical Forum(基层医学论坛)的一篇论文《绘画治疗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提出绘画治疗能有效辅助处理患者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创伤,可以成为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

文中的研究对象为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就诊的70例抑郁症患者,通过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即抗抑郁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绘画治疗。
纳入标准包括患者的抑郁症诊断需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患者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则涉及患者存在明显的躯体功能、器质性功能障碍,严重的躯体功能或脑器质性病变,以及药物滥用情况。
实验方法方面,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研究组则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期间,增加绘画治疗。绘画治疗由高级绘画治疗师和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每周进行一次,每次持续两小时。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机理画(第一阶段)、素描(第二阶段)和创作(第三阶段),每个阶段持续四周。
在治疗前,医生向患者详细介绍绘画治疗的内容和目的,并进行示范。在绘画过程中,医生积极鼓励患者并提供专业指导,逐步启发患者。患者完成绘画后,医生会了解患者作品的意义,若患者无法解释,则进行进一步的绘画治疗。
为了评估治疗效果,采用MRSS(康复状态量表)和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作为评定指标。这些评分能够反映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可以评估绘画治疗在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MRSS、 SDSS评分、scl-90量表评分、HAMD评分比为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RSS、SDSS评分、scl-90量表评分、HAMD 评分与对照组比改善,比对差异数为P<0.05。结论:绘画治疗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康复中作用明显,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使患者恢复功能增强。

 


02

现实生活中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绘画给患者带来的帮助。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进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色彩中的生命”——公众心理治疗宣传日之原生艺术画展于广州举办,为广大患者家属、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奇妙的心灵旅程。下面是几副由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所创造的绘画。


这些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也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年龄跨度大,从十几岁到八十岁不等。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艺术训练,基础很差。然而,他们对色彩非常喜欢,热爱绘画。在自由创作的艺术世界里,他们享受着随心所欲的涂鸦时光,用简单的线条和多彩的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03

绘画对抑郁症康复的益处及意义

绘画艺术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情感宣泄的途径,还能在多个维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

一、情感宣泄与自我认知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心情压抑,难以言表。绘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需言语的情感宣泄途径。通过画笔,患者可以将内心的痛苦、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转化为画面,从而达到情感释放的目的。这种情感的表达过程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自我认知。在绘画过程中,患者需要对自己的情感、想法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挖掘,这有助于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二、注意力转移与创造力激发

抑郁症患者往往容易陷入消极的思维循环中,无法自拔。绘画作为一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将患者的注意力从消极的思维中转移到画面上。在绘画过程中,患者需要关注画面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细节,这有助于他们暂时忘记痛苦,获得片刻的宁静。同时,绘画也是一种充满创造力的艺术活动。患者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探索新的创作主题,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找到新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目标,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三、社交能力的提升

绘画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活动,帮助抑郁症患者提升社交能力。在绘画班或工作坊中,患者可以与其他绘画爱好者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社交技巧,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减轻孤独感和社交焦虑。

四、美感体验与心理减压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可以带给患者美的享受和体验。在绘画过程中,患者需要关注画面的色彩搭配、构图布局、光影效果等美学元素,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体验。同时,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也可以给患者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美感体验和心理减压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

五、个性化治疗与康复效果

每个人的抑郁症状和康复需求都是独特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康复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应用。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背景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绘画主题、材料和表现手法;针对不同程度的症状和需求,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目标。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绘画艺术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情感宣泄的途径、增强了自我认知能力、转移了注意力、激发了创造力、提升了社交能力和美感体验;还帮助他们缓解了心理压力、提升了自信心、改善了生活质量和实现了个性化治疗。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利用绘画艺术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
癫痫急救的常见误区和正确方法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的症状取决于异常放电的癫痫灶神经元所在脑部位和痫样放电的扩散途径。不同类型的癫痫,具有不同的症状特点,但都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四大特征。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引起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2~5年的治疗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

图片


最近有新闻报道在8月13日下午4点,北京地铁10号线慈寿寺站,一名男子在车厢内突然昏厥并剧烈抽搐。站内工作人员迅速将其抬下列车,并拨打120求助,同时进行急救。约十分钟后,男子恢复意识,自称有癫痫史。清醒后,他对救助人员表示感谢并自行离开。

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中我们却发现,患者突发意识丧失、面唇紫绀、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我们想要正确地抢救病人却无从下手。所以正确的癫痫救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就把癫痫急救存在的误区与正确打开方式,一起分享给大家。

  癫痫急救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狠掐人中、十指放血。

  很多人认为只要用力地掐中人中或者把患者的手指指尖割破放血就能急救成功。但癫痫抽搐是由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直到放电自然停止,抽搐才会缓解。掐人中或指尖放血不仅无效,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疼痛或伤害。

图片

  误区二:试图通过往患者嘴里灌药或往嘴里塞东西防止咬伤舌头。

  在癫痫发作时,患者肌肉强直,包括咬肌,强行灌药或塞物可能导致窒息或更严重伤害。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无需担心舌头咬伤。

图片

  误区三:将患者放平并进行胸外按压。


癫痫发作时,除非确认心跳呼吸停止,否则不应进行胸外按压。癫痫患者出现的屏气、面部青紫等症状是抽搐的表现,非心脏骤停。正确的做法是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再行心肺复苏。

图片

误区四用力按压患者四肢以阻止抽搐。


抽搐是癫痫的自然表现,按压四肢不仅无法终止抽搐,反而可能导致骨折或扭伤。应保持患者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其受到意外伤害。

误区五 过度围观并立即送医。


大多数情况下,癫痫发作是短暂的,可自行缓解,无需立即送医。只有在出现特定情况(如发作时间过长、频繁发作、连续发作未恢复意识、呼吸困难或受伤等)时,才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图片

癫痫急救的正确方法

  1.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冷静,观察患者情况。

  2. 确保安全:将患者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周围物体伤害。

  3. 侧卧:让患者侧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4.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等,去除假牙等危险物品。

  5. 记录发作情况:观察并记录发作过程,为后续治疗提供信息。

  6. 避免干扰:不要强行按压或搬动患者,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7. 及时求助:根据发作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8. 图片



]]>
7 个神经衰弱的症状不可忽视以及缓解方法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当你过度紧张和准备抓狂时,可能会觉得自己得了神经衰弱。但是究竟什么是神经衰弱?当你觉得你要精神崩溃时,应该怎么办?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医学心理学助理教授 Erin Engle 博士告诉我们,事实上,“神经衰弱”不是一个临床术语,也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神经衰弱是一个人由于压力太大而无法应对正常生活的状态。生活中的压力有很多来源,从痛苦分手、财务危机等外界刺激。压力会让人陷入紧张的情绪当中。当你过度紧张和准备抓狂时,可能会觉得自己得了神经衰弱。但是究竟什么是神经衰弱?当你觉得你要精神崩溃时,应该怎么办?事实上,“神经衰弱”不是一个临床术语,也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神经衰弱是一个人由于压力太大而无法应对正常生活的状态。


生活中的压力有很多来源,从痛苦分手、财务危机等外界刺激,到悲痛、倦怠等心理感受都可能让人倍感压力。神经衰弱的症状也将因人而异。

以下7 个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

1. 焦虑和抑郁

焦虑和抑郁是身体对压力的最常见反应。当压力来源一直存在,让人难以应对时,身体就会出问题。譬如你会觉得伤感,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哭泣,这些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征兆。有些人会突然失去自尊和自信,感觉内疚也是一个明显的症状。

图片

2. 睡得太多或太少

睡眠习惯改变是另一个信号。有些神经衰弱的人会睡眠过度,睡觉变成了一种逃避。另一部分人则会失眠,因为思虑过度,会在晚上很清醒,反反复复地思考自己面临的某些难题,却找不到解决办法。

图片

3. 疲劳

极度疲劳也是身体正在承受过大压力的标志。你会感觉身体虚弱,以前轻松胜任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过去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也失去了吸引力,比如性生活。性欲缺乏通常与压力有关。

图片

4. 食欲变化

忽然不想吃东西,或者相反,暴饮暴食。身体应对压力时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这种激素的作用会让人想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一个人在神经衰弱的时候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因此会缺乏保持健康饮食的动力。

图片

5. 身体疼痛

头痛和胃痛都可能跟压力有关。压力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带来各种消化问题,一些人会有胃肠道反应,比如腹泻或便秘。

图片

6. 头脑混沌

无法集中精神,时常觉得思绪不清。神经衰弱常会引发许多认知障碍,比如无法解决问题,犹豫不决,迷失方向,记忆力丧失等。

图片

7. 呼吸困难

也要留意典型的焦虑症状,例如胸部紧绷和呼吸急促。采取快速而浅的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呼吸练习旨在放慢呼吸节奏,可以快速减压。但是如果你经常性地感觉呼吸困难,就需要查一下问题的根源。

图片

参考以上症状,如果发现自己可能真的有神经衰弱,该怎么办?

为了缓解神经衰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善作息习惯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睡眠。

  •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应安静、舒适、黑暗,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产品或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 睡前放松:在睡觉前不要思虑过多,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泡热水澡或喝一杯温牛奶,以提高睡眠质量。

    图片

二、加强锻炼

  • 适量增加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改善轻微的神经衰弱,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但注意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 关注身体状况:在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微微出汗即可,不要过度运动。

  • 图片


三、心理治疗

  • 寻求专业帮助: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如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等,以缓解神经衰弱症状。

  • 自我调节:平常可以与朋友交流倾诉、唱歌、旅游来发泄压抑情绪,也可以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有利于缓解精神衰弱的症状。

  • 图片

四、食疗

  • 增加营养摄入:饮食方面可以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PP的食物,如酵母、肝脏、卷心菜和海藻等。同时,可以适量饮用枸杞原浆等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食品。

  • 图片

五、药物治疗

  •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焦虑剂和协调兴奋与抑制之间平衡的药物来缓解神经衰弱症状。但请注意,药物可能仅能缓解症状,不能完全治愈神经衰弱,且需避免自行增减药物。

  • 图片

  • 六、其他方法

  • 按摩: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通过按摩头部、背部、脚部,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 物理疗法:如针灸、推拿等,也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的症状。

  • 图片

综上所述,缓解神经衰弱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
疑病症:认知迷雾下的健康危机与应对策略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偶尔经历到“疑病”的状态,即使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依然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这种持续的担忧常常导致失眠、焦虑,乃至频繁地前往医院进行各项检查以求心安。然而,当这些详尽的检查未能揭示出任何实际的疾病时,所产生的自我焦虑本身也构成了一种疾病状态。在医学的专业术语中,这种状态被称为“疑病性神经官能症”,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疑病症”。那么什么样的人群易患这种病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健康的焦虑?
本病较少见,根据全国12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其总的患病率仅为0.15‰在某县医院门诊的调查中发现占神经症的9.0%。而在精神科门诊连续500例分析中,在神经症中仅见1例,差异很大。国外统计本病占住院病人总数的1%。两性间无差异,发病年龄男性多为40岁,女性多为50岁左右,老年人亦非罕见。


图片

01

疑病现象的普遍性及其根源:对死亡的恐惧

疑病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对死亡的深刻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源自亲友的病逝、触目惊心的疾病报道,或是如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在这些情境下,容易将自身的身体变化与疾病相联系,进而产生无端的担忧和疑虑。


例如,看到心梗猝死的新闻,加之身边有亲戚因此接受手术,个体可能会不自觉地放大自己心脏的轻微不适,每一次紧张时都担心是心梗的前兆。同样,对身体上任何细微的变化,如新增的痣、胃痛、腹泻或头痛,都会引发对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无端猜测。
特别是“恐艾”群体,他们在高危行为后陷入持续的恐惧中,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网络上关于此类问题的求助帖比比皆是,反映出这种恐惧的广泛存在。
一个疑病症患者娜娜曾因疑病症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从乳腺科、心内科到骨科、五官科;从肠镜、胃镜到B超、CT,她已记不清做过多少检查。严重时,她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经常请假去医院,反复搜索各种病症,手机里用得最多的就是线上问诊APP。常见的小症状也被她无限放大。天气干燥出鼻血,她会怀疑是鼻咽癌。“有次我怀疑锁骨里长了东西,去看急诊,医生检查还有X片都正常。我又执意要做CT,结果也正常,终于放心了。”然而,当晚她又控制不住地在网上搜索,开始担心可能被误诊了,一晚没睡。“当时我不相信医生,也不相信检查报告,就觉得自己病了。”娜娜举例道,去医院做肠镜时,她会选择不打麻醉,并不是不怕痛,而是担心万一有肿瘤,医生会瞒着她。“别人看来很荒唐,但我却深陷其中,特别痛苦。”娜娜说。


疑病的本质,实际上是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它让我们对生命的脆弱性产生深刻感知,从而引发对健康的过度关注和不必要的焦虑。


图片

02
从疑病焦虑到疑病症:恶性循环的形成


面对疑病焦虑,不同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一些人能够理性看待,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不断想象与家人诀别的场景,担忧未竟的事业和未完成的责任,或是恐惧疾病的真正到来和随之而来的治疗负担。

频繁就医、反复检查成为他们的常态,但即便检查结果正常,医生的解释也难以消除他们的疑虑。这种焦虑不断累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演变为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将正常生理反应视为疾病征兆。他们频繁使用电子设备搜索相似症状以进行自我诊断,并频繁就医以寻求“确诊”。这种持续的焦虑不仅让患者感到痛苦不堪,还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图片

03
应对疑病焦虑的策略:打破自动化思维


要应对疑病焦虑,首先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疑病焦虑中,“自动化思维”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它让我们在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做出负面判断。

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方法一:从“自动”到“手动”的思维转换


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对自己的担忧进行理性审视。例如:

  1. 我的担忧是否基于现实证据?

  2. 我所担心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3. 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我能否应对?

  4.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可以做些什么?

将这些问题和答案写下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图片

方法二:通过行为调整认知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缓解健康焦虑。例如:

  1. 减少网络搜索时间,避免过度关注健康信息;

  2. 定期进行体检以获取准确的健康状况信息;

  3. 保持身心健康通过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和良好作息;

  4. 学习减压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以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疑病焦虑症状严重且持续不减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以获取更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
面对“恐婚水”,我们是否应该选择喝下?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前言


图片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和个人价值的提升,婚姻作为人生重要的一环,其选择变得愈发慎重和复杂。近期,《奇葩说》节目中的一个辩题——“恋爱多年我却恐婚,现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吗?”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辩题不仅触及了现代人对婚姻的恐惧心理,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婚姻本质、个人选择以及心理干预的深刻思考。


图片


01

恐婚现象的社会背景


  恐婚,即婚姻恐惧症,是一种对婚姻生活产生强烈恐惧和逃避心理的现象。其背后往往蕴含着多重原因:对婚姻责任的不确定感、对自我生活空间的担忧、对伴侣关系的信任危机,以及对未来生活变化的恐惧等。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这些心理因素被进一步放大,使得恐婚成为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按照这个理论假说,我们只有满足了安全的需求,才有可能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


图片


  一个安全感缺失的人,他/她的爱与被爱的能力大概率会受限,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患得患失,担心被亲人/爱人抛弃。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婚姻恐惧症一直存在的原因之一。

图片


02

“去除恐婚水”的幻想与现实



  面对恐婚的困扰,节目中提出的“去除恐婚水”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神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婚姻恐惧症的根源在于个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而非简单的生理反应或外界干预所能轻易消除。因此,依赖“去除恐婚水”这样的幻想来解决问题,无异于逃避现实,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恐婚的问题。

图片

  明星黄轩曾自爆自己是一个恐婚患者。黄轩的有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父母几乎每天都吵架。黄轩的母亲时常对着年幼的黄轩诉说自己的遭遇。长期以来,黄轩受不了自己母亲的诉求,更受不了自己不负责任的父亲。后来父母平静地离婚了,但是父母的婚姻对黄轩的影响非常大,让他变得自卑,没有自信,敏感脆弱。由于父母离婚,黄轩非常缺乏安全感,有一段时间黄轩对婚姻非常恐惧。后来,黄轩通过看心理医生,以及通过自我治愈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逐渐克服了婚姻恐惧症。如今的他能够放下对婚姻的恐惧,开始享受爱情和生活带来的快乐。‌


03

  应对恐婚的正确态度



  面对恐婚,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首先,要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弄清楚其产生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其次,通过沟通、咨询等方式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同时,也要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在婚姻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发表于《科学大观园》的一篇论文《怎样摆脱“婚姻恐惧症”》提出恐婚心理往往源于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对自我价值的保护、对婚姻责任的担忧等多重因素。但是恐婚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不应成为逃避婚姻的借口。我们应该理性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摆脱恐婚的困扰。婚姻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它需要我们慎重考虑和勇敢选择。只有当我们真正准备好并愿意承担起婚姻的责任时,才能享受到婚姻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图片

  因此,当面对恐婚时,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心态。不要只关注可能失去的东西,而是要去思考选择背后所隐藏的美好和收益。当我们以这种心态做出选择时,焦虑和恐惧会自然减少。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无论我们选择单身、恋爱、结婚还是生育,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探索生命。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和突破,它们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因此,面对选择时我们不应害怕失去,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04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恐婚现象,“去除恐婚水”的幻想虽然美好但不切实际。我们应该以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通过自我调整和外界帮助来逐步克服。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但它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走出恐婚的阴影,迎接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姻生活。



]]>
科普精神病 神经病 心理疾病 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你神经病呀”这样的玩笑话,但更贴切且准确的说法或许是“你可能有精神问题”或“你心理状态需要关注”。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来探讨一下神经病、精神病、心理病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医疗专科。

01


神经病

神经病,本质上是神经系统疾病,涉及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这类疾病通过医学检查,如CT、磁共振(MRI)等,能够明确诊断出神经系统的具体病变。常见的神经病包括偏头痛、帕金森病、脑中风等,患者需前往医院的神经内科接受专业治疗。

精神病

精神病,也称为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功能损害。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在医学上是等同的概念,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常见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尽管它们没有直接的器质性病变,但属于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病。对于这类疾病,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排除器质性因素,并在心理科或精神科进行治疗。

心理病

心理病通常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如特定场景下的焦虑、失恋后的抑郁情绪等。这些普通的心理问题大多能随时间自然缓解,或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及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得到改善。然而,若心理问题长期存在且未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精神疾病。

神经病主要涉及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而精神病和心理病并不涉及,所以我们主要区分精神病和心理病的差别。



02


精神病和心理病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主要包括定义、症状、病程、治疗方式及预后等方面。

定义

  • 精神病:也被称为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进而在认知、情感、行为以及意志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活动障碍。它涵盖了多种具体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 心理病:通常指的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虽然与精神病有重叠之处,但更多时候被理解为一种较轻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心理病可能包括一些轻度的情绪问题、焦虑状态等,但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

  • 精神病:症状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动作行为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 心理病:症状相对较轻,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虽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通常不会达到精神病那样的严重程度。
  • 图片

图片

病程

  • 精神病:病程一般较长,且可能伴随终生。精神疾病的发病具有随机性,且病情可能反复发作。
  • 心理病:病程相对较短,且部分患者可能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干预而自愈。

治疗方式

  • 精神病: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以及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住院治疗。
  • 心理病:治疗相对简单,一般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教育等)和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来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仅需要心理治疗即可恢复。

预后

  • 精神病:预后效果相对较差,部分患者可能无法完全康复,且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精神疾病的复发风险也较高。
  • 心理病:预后一般较好,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心理病的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图片



03


  • 为了更生动地说明神经病、精神病(或心理疾病)之间的区别,并补充实际例子,本文进一步展开如下:
  • 神经病实例:帕金森病

  • 病例描述:张先生年近七旬,近年来发现自己手脚不自觉地颤抖,行走也变得困难,甚至出现平衡问题,经常摔倒。经神经内科医生检查,结合CT和MRI影像结果,诊断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涉及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导致运动功能受损。
  • 治疗:张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服用多巴胺类药物,以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以减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
  • 图片
  • 精神病实例:抑郁症

  • 病例描述:李女士是一位30岁的职场女性,近半年来突然变得情绪低落,对工作和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经常独自哭泣,睡眠质量大幅下降,食欲也明显减退。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经过精神科医生的评估,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 治疗:李女士的治疗方案包括抗抑郁药物治疗(如SSRI类药物),以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她识别并改变消极思维模式;以及定期的心理咨询,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
  • 图片
  • 心理病实例:考试焦虑

  • 病例描述:小王是一名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近几个月来,他每次想到考试就感到异常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晚上也经常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复习。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并未表现出其他明显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心理咨询师评估后认为,小王的情况是典型的考试焦虑,属于较为轻度的心理困扰。
  • 治疗:小王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心理干预上,包括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时间管理和考试策略的指导,以及情绪调节训练。通过几次心理咨询和练习,小王逐渐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考试焦虑,并最终以良好的状态参加了高考。
图片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保持心情愉悦,保持锻炼和正常作息才能最大程度预防疾病的发生。愉悦的心情如同心灵的阳光,能够驱散阴霾,增强免疫力;持续的锻炼则如同身体的活力源泉,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器官功能;而正常的作息则是身体的自然法则,确保各个系统得以充分休息与恢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我们抵御疾病的坚固防线,让我们以最佳状态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





    ]]>
    摆脱拖延:如何战胜短期诱惑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为什么我们会拖延?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但却缺乏动力,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想躺着不动,看电视剧、阅读小说、玩游戏、刷手机。但突然想起应该把事情做完,又开始感到懊恼:哎呀,我到底把时间浪费在哪里了,如果能够认真地完成事情该多好……懊恼过后,下一次面对困难的任务,我们依然会退缩,下意识地想要逃避:任务太复杂了,实在不想动手,先玩一会儿手机,休息一下再说……不知不觉中,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各种所谓的“休息”和“放松”活动上,被这些短期回报的诱惑所束缚。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行为科学家皮尔斯·斯蒂尔的“拖延方程式”中,深刻揭示了影响行动力的核心要素:行动力正比于期望与价值的乘积,而反比于分心与延迟的乘积。这一公式直观地说明了,当我们对某事的成功充满信心且认识到其高价值时,我们的行动力会增强;反之,若注意力易分散且完成任务的周期长、回报延迟,则行动力会受阻。
    理想状态下,任务应具备低投入、高回报的特性,以激发强烈的行动力。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往往复杂且漫长,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专注,同时克服内心的抵触与外在的诱惑。这种情境下,拖延成为常态,个体往往通过找借口、转移注意力或沉溺于琐碎事务来逃避真正需要面对的任务。
    图片
    “Deadline效应”虽能在短期内激发生产力,但长期来看,它剥夺了我们在过程中学习、成长和享受成就感的机会,使我们陷入被动应对的循环。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反馈缺失”和“延迟折扣”现象。反馈缺失指的是在行动过程中缺乏即时的正面反馈,导致动力不足;而延迟折扣则指大脑因时间延长而降低对未来奖励的主观价值,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满足感。
    图片
    多巴胺作为动力调控的关键物质,其水平受未来奖励预期的影响。当预期回报因时间延长而被大脑“打折”时,动力随之减弱,使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即时的快乐而非长远的利益。这种倾向不仅反映了大脑对不确定性和节能的本能反应,也揭示了我们在面对长期目标时面临的挑战。


        因此,要克服拖延,提升行动力,我们需要:

    • 设定明确且可达成的小目标:将大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减少“延迟”的感知,同时每完成一小步都能获得即时的成就感,增强动力。

    • 创造有利环境:减少分心因素,如关闭不必要的通知、将手机放在视线之外,以提高专注力。

    • 增强对长期目标的认同和价值感: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将其与个人目标或愿景相联系,提升对完成任务的期望和价值认知。

    • 建立奖励机制:为自己设定完成任务的奖励,可以是精神上的肯定,也可以是小物件的奖励,以此增强对未来奖励的期待。

    • 学会应对不确定性:通过制定备选方案、培养灵活应对的能力,减轻对长期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感。

    图片





    持续的动力系统


    那么,当我们需要面对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时,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强反馈和动力,让我们能够立刻着手完成它呢?难道只能靠“无限的意志力”去强迫自己行动吗?

    比如说写作,对我来说写公众号也是一件麻烦且棘手的事情。我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其他人所写的公众号文章作为参考,并且还要紧跟时事新闻,确保自己的观点能符合能做到新颖并且吸引人眼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收集素材当作采集食材,写作当成是烹饪一道令人陶醉的美味佳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到痛苦,反而觉得是在做一件有创造性和极其有意思的事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更艰巨、更复杂的任务,但它们都是一样的:你如果只把目光放在结果上,那一定会遭遇到许多痛苦、压力、焦虑……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过程中,去关注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得到的收获,那么你的感受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能持续、长期地做一件事情?一定是因为你“乐在其中”,你从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收获乃至意义,这些才是推动你继续把它做下去的动力。我们需要把一件长期的事情拆分,变成由多个短期反馈组成的结构,通过每一个短期反馈持续获得动力。就像接力跑一样,当你的动力快衰竭的时候,立刻就能够从新的乐趣、新的回报里面获得奖励和刺激,继续前行。如何让自己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件需要长期耕耘的事情呢?光凭意志力一定是不行的,你需要把这件事情“变得好玩”。


    把思考变成乐趣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就是从动脑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当你专注、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很容易进入心流(指的是个体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的状态。它可以带给你快乐、充实感和满足感,可以成为你从长期反馈里获得动力的不竭来源。

    图片

    在看电影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境。一种情况下,你可以全神贯注地看,不关心其他,感受剧情和人物给你带来的紧张、担心、放松等不同的情绪,这是一种短暂的舒适状态。另一种情况下,你仍然关注剧情和人物,但同时还会思考“剧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前面是否有什么预兆”、“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个地方是否在致敬某些经典作品”等等,这样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你所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并不会比第一种情况少,反而会更多元和深刻。
    当然也会有疑问:生活中有时处处需要思考,这样是否过于劳累和麻烦呢?但是当你习惯了这种方式后,当你能够从思考中享受到乐趣时,就不会感到思考是一种麻烦。到了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一个事物如果无法引起你的思考,那么它简直就是索然无味、毫无兴趣。
    那么,如何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呢?分享五个常用的方法。

    1. 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试着想办法去解答。

    2. 给自己设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任务。

    3. 比较自身先前完成任务的程度与成果,勉励自我前进一小步,提高效率。

    4、消除分心,全神贯注投入工作状态。

    5、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任务。

    图片

    一旦你把这几条技巧应用到生活的细节中,不断促使自己去动脑,从思考中获得愉悦感和乐趣,那么,你就不会再那么容易感到无聊,也不会那么容易屈服于短期诱惑。你会发现,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经验值心态

    当人们遇到一些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时,很多时候会选择退缩,或许是觉得麻烦,或许是觉得它们打破了平稳的生活,又或许是因为害怕付出努力。但是换个思路想:“又有一个机会,可以挑战一下自己,刷一刷经验值了!”

    那么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够保持充足的激情和行动力去应对,因为困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有趣的挑战。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值,得到长久的提升。
    一旦你尝试用这种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吓倒你。因为越困难的事情,就意味着能够带来越多的经验值,帮助你提升更高的“等级”。
    这种心态和卡罗尔·德韦克所提出的“成长思维”非常像。许多人之所以不敢去尝试新事物,就是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能力不足”这件事被别人发现,但成长思维告诉我们:不用怕。人的能力永远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你在一件事上的失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你将要变得更厉害了。
    图片
    然而,“获取经验值”的心态和成长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它最宝贵的价值在于赋予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以意义。如果一项任务重复而单调:没关系,它可以提高我的技能熟练度,使我更擅长这项技能的使用。如果一项任务艰巨而困难:非常棒,它可以给我带来丰富的经验,让我快速成长,并获得更强的能力。如果遇到预期的问题:没关系,这本来就是我的主线任务,我努力提升就是为了通过它。如果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那更好,我面临了一项隐藏的挑战,又可以去追求新的目标了...
    拥有这种心态,你就不容易失去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因为在你眼中,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不会虚耗时光,而是有价值的。无论你面对何种困难,都不会轻易被吓倒。因为你知道,自己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将成为你的经验值,帮助你在各个方面提高技能等级。你始终对生活怀有希望,因为你知道,当前经历和所获得的一切将成为养分,帮助你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


    ]]>
    梅州荣军医院引进莱爱德心理CT系统,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为推动我院医疗服务能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夯实医疗质量基础。我院在原有上海惠诚心理系统基础上,再次引进全新的心理测评系统。来自北京莱爱德数字医疗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智慧心理评估系统:心理云CT系统。

    图片

    图片

    2024年4月16日下午,梅州荣军医院邀请北京莱爱德数字医疗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来院组织开展关于心理云CT系统的的使用知识培训,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议上,厂家工程师对心理测评系统的操作流程、功能、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随后,老师强调要高度重视病患的心理测评工作,加强指导、精心组织,确保普测中各项流程规范开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会后,参会老师围绕医护人员在心理普测施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图片

    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让医护人员通过实操演练,快速掌握了多种心理量表和评估工具,能够全面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为医疗过程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该系统还具备智能化的管理功能,能够自动记录和分析患者的心理测评数据,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报告和治疗建议。

    图片

    我院将秉持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运用心理云CT系统的强大功能,精准捕捉每位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科学化的治疗方案。我们期待这一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升诊断精度与治疗效果,还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加深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

       通过此次设备部署的革新,不仅标志着对梅州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推进与贡献,更在国内医疗界树立了积极典范--即通过引进前沿科技、激发服务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新风尚。梅州荣军医院紧抓这一历史机遇,不断深化医疗服务质量与内涵建设,加速推动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矢志成为行业内的领航者。梅州荣军医院致力于以卓越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全民心理健康的守护与提升贡献力量,彰显其作为行业标杆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

    下图是来源于北京莱爱德数字医疗公司的心理云CT系统介绍详情:

    图片


    ]]>
    科普:锻炼如何改善抑郁症状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01

    引言


    抑郁症,这个全球首要的致残原因,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不仅仅是心情低落那么简单,还伴随着诸如快感缺失(anhedonia)、疲劳和主观认知障碍等被称为“兴趣-活动”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让人们难以参与工作、社交活动,甚至剥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趣。幸运的是,有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对抗这些症状——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

    大量的证据表明,身体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多方面的抑郁症状。基础科学研究揭示,运动能对多种与抑郁发展相关的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比如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增大大脑中的灰质体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尽管如此,关于运动如何具体地在人类身上产生广泛的抗抑郁效果,目前我们了解的信息还比较有限。


    02

    抑郁症简介

    图片

    一篇发表于科普网站Transl Psychiatry的论文《From movement to motivation: a proposed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 of exercise》(译:从运动到动机:一个理解运动抗抑郁作用的拟议框架)提出了一个以动机为中心的框架,解释了运动如何通过减少炎症、增强多巴胺传递和改变相关脑回路,来改善抑郁症的兴趣-活动症状和认知障碍。

    图片

    A 表示奖励的区域(绿色)、努力(红色)和参与认知控制的区域(蓝色),涉及整合奖励和努力的区域用黄色勾勒。白色文本表示已知的身体活动调节,尤其是有氧运动。为了清楚起见,并非所有的解剖学连接都被描绘出来。光阴影(AI、VS、dlPFC)表示该区域的位置比所描绘的切片更横向。B 与(A)中所示的神经变化相对应的认知过程,以及与基于努力的奖励决策相关的不同组成部分如何受到锻炼的影响。aMCC 前中扣带皮层、dlPFC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vmPFC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S 腹侧纹状体、AI 前岛、IL-6 白细胞介素 6、IL-1β 白细胞介素-1 β、EEfRT 奖励任务的努力消耗、AGT 苹果采集任务。

    图片


    03

    抑郁症相关

    图片

    炎症与抑郁症

    全身性炎症与抑郁症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炎症水平,特别是那些经历显著快感缺失的人群。抑制炎症因子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改善高炎症水平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慢性炎症还可能导致认知损害,并与抑郁症患者认知控制能力受损相关。

    锻炼通常具有抗炎作用,这主要通过影响肌肉和脂肪组织来实现。锻炼可以缩小脂肪细胞的大小并减少内脏脂肪,从而产生除减肥以外的健康益处。相比之下,久坐生活方式与慢性低水平炎症有关。

    图片

    多巴胺传导与奖赏处理

    多巴胺传导受到外周炎症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炎症水平升高的抑郁症患者,给予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可以增加腹侧纹状体与腹内侧前额叶皮(vmPFC)之间的功能连接。这强调了炎症、多巴胺功能、大脑环路与快感缺失之间的联系。

    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已被证实可以增强多巴胺的传输。多项研究显示,身体活动能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并增强相关脑区的活动,从而改善基于努力的决策制定和奖励处理。这一过程具体是如何工作的呢?简而言之,运动减少了全身炎症,而炎症是导致多巴胺传输降低的原因之一。通过减少炎症,运动提升了多巴胺的水平,进而改善了人们的努力倾向和对奖励的敏感度。

    对付出努力的敏感性与认知控制

    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多巴胺功能和纹状体激活受损有关。锻炼似乎可以增加个体付出努力的倾向,这对于改善快感缺失和其他动机症状特别重要。锻炼还有助于改善认知控制,这是一种涉及工作记忆、任务切换、反应抑制和注意力控制等功能的高级认知能力。认知控制受损常伴随其他认知领域的损害,并且被认为是其他抑郁症状的一个潜在驱动因素。

    图片



    结语  

    虽然抑郁症的治疗仍然充满挑战,但运动作为一种简单且广泛可用的方法,其抗抑郁潜力不容忽视。通过深入理解和利用运动如何影响动机和认知控制,我们可以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对运动抗抑郁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运动将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双相情感障碍全解析:认识、理解与自我判断指南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天才病"这一昵称,虽源自于对历史上诸如贝多芬、达·芬奇、海明威及梵高等非凡创造者的共鸣,他们不幸地被双相情感障碍所困扰,却不应成为对这一严重精神疾病的轻率定义。医学上,双相情感障碍正式被称为“躁郁症”,它深刻影响着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表现为躁狂与抑郁两极化的交替发作,这一过程复杂且与个人智商无直接联系。
    躁狂期,患者或许能体验到创造力喷涌、想象力飞扬及动力无限的非凡状态,仿佛拥有无限能量,思维与行动皆超越常人。然而,这份表象之下的真相是,身体与心理正经历着过度耗损,甚至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长远的损害。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不仅无法持续,更伴随着深远的负面后果,包括心理健康的深刻挑战和社会功能的受损。



    图片




    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早期临床称作“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常见精神疾病,并且有三种亚型。


    Ⅰ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且症状表现强烈。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Ⅱ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个体多次表现出轻躁狂症状和轻度抑郁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较短。



    双相情感障碍亚型的具体诊断取决于躁狂症状的具体表现。当然,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出现问题应及时就诊,切勿自行诊断。



    所谓“躁狂”,是指一种“高涨”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语速极快、易怒、易冲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而“轻躁狂”相对于躁狂,症状表现更加温和。但也会出现情绪高涨、身体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等症状。只是因为不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较小,所以常常被忽略。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已有研究显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图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经历着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经历两种类型的情绪循环。


    快速循环:轻躁狂—抑郁或躁狂—抑郁循环,每年出现四次以上。


    超快速循环:患者每周甚至每几个小时就经历一次循环。


    在这些循环中,患者也可能同时经历躁狂和抑郁或轻躁狂和抑郁,称为混合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悲伤绝望,但同时又精力充沛。


    双相情感障碍若不加以治疗,十分容易复发,会导致患者性格的改变,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图片




    如何判断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中,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诊:


    情绪、脾气、言语、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一贯状态明显异常的改变比如情感高涨、易激惹、情感低落等以及与情绪一致的言语和行为变化(如忽然开始情绪激动胡言乱语或乱摔乱砸东西)。


    持续时间较长,短至数日长至数周,甚至因为情绪影响出现幻听、妄想或明显冲动攻击自杀性言语/行为,导致个人和家庭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明显受损。


    图片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吗?




    肯定地说,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在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不少患者能拥有和维持幸福完整的人生。临床上,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疗。但同时,也得面对一个现实,双相情感障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研究显示,即使在最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的复发率也并不低:在一次急性发作之后,1 年复发率约 40%,2 年复发率约 60%,5 年复发率约 75%。另一方面,双相障碍的治疗常为慢性疗程,需要患者坚持全疗程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这场漫长又充满曲折的治疗之路上,持续性的照料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成功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相信,不过是心里生了病,会治好的。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复发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图片



    ]]>
    中国医师节——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医师节
    CHINESE DOCTORS' DAY

    尊敬的全体医务工作者:


            在这意义非凡的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之际,梅州荣军医院及全体员工,满怀敬意与感激之情,向每一位在医疗战线上默默奉献、不懈奋斗的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节日祝贺!您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不仅照亮了患者康复的道路,更为我们医院乃至整个梅州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铸就了坚实的基石。


            “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这不仅是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更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内心深处的信仰与追求。在过去的一年里,您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崇高精神,无论是在日常诊疗的细微之处,还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时刻,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担当。从“5·1”梅大高速塌方到“6·16”特大暴雨的抢险救援,您们总是冲在最前线,用专业的技能和无私的爱心,为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让我们同为医疗从业者深感自豪与敬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医院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我们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我们也深知,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努力改善大家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营造更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我们坚信,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医院一定能够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为梅州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此,我们衷心希望全体医务工作者能够继续秉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守护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去。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共同谱写新时代梅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衷心祝愿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梅州荣军医院

    2024年8月19日






    ]]>
    MBTI热潮下的青年自省:警惕过度沉迷的陷阱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图片引言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图片

    约翰·毕比博士在《类型与原型》中,将心理类型理论和原型理论系统地结合在一起。

    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从而将人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编制成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迈尔斯在人格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并有效地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形成四个维度。

    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图片

    近年来,网络流行着“你是i人还是e人?”“我是e人,ENFP,你呢?”这些夹杂着英文的网络用语,并在广大的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而这些用语其实就来自于MBTI人格测试的四个维度, 每个维度都表现出两种方向,一种是外向的(e),一种是内向的(i)。另外还存在着实感的(s)、直觉的(n)、理性的(t)、感性的(f)、判断的(j)和理解的(p)这些不同的倾向,通过组合这些倾向可以形成16种不同的人格模式。通过MBTI测试,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类型指标。网络中广受欢迎的"i人"指的是性格内向的人,而"e人"则指性格外向的人。将这两种性格结合起来,比如"ENFP"代表外向、内向、感性、判断型的人格类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年的“MBTI热”现象反映了青年渴望认识自己、寻求归属和认同、释放情绪和压力等客观现实需求,青年借助MBTI,希望实现深度认识自己、找到社会认同、进行高效交往、衍生话题乐趣的功能。但过于迷信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固化自我认知

    限制自我发展:过度依赖MBTI测试结果可能会让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变得僵化,忽视自身性格和能力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种固化的自我认知会限制个体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使他们难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战。

    1. 忽视个体差异:MBTI将人格划分为16种类型,但这种分类方式过于简化,无法全面反映人类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迷信MBTI会让人忽视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异和独特性,导致对他人和自己的理解变得片面和刻板。

      图片

    2

    形成刻板偏见

    • 标签化他人:迷信MBTI的人可能会根据测试结果给他人贴上标签,如“内向者”、“外向者”等,这种标签化行为容易导致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这种偏见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和理解。

    • 自我设限:个体可能会因为MBTI测试结果而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产生误解,从而限制自己的职业探索和发展。例如,一个被分类为“内向者”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需要频繁社交的工作,从而放弃尝试新的职业领域。

      图片

    3

    陷入资本裹挟

    • 商业利用:MBTI作为一种流行的心理测试工具,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一些商家可能会利用MBTI的流行进行过度营销和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这种商业利用行为不仅会让消费者花费不必要的金钱,还可能加剧对MBTI的迷信和依赖。

      图片

    • 信息误导:由于MBTI的科学性备受质疑,其测试结果可能并不准确。然而,一些商家可能会故意夸大MBTI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这种信息误导行为会对消费者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影响心理健康

    • 增加心理压力:如果个体过于迷信MBTI测试结果,并将其视为自己性格和能力的唯一标准,那么他们可能会因为测试结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阻碍自我接纳:过度依赖MBTI测试结果还可能让个体难以接纳自己的真实性格和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测试结果与自己的期望不符而感到沮丧和失望,进而产生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

      图片

    5

    误导决策

    • 选择专业和职业:如前所述,将MBTI作为选择大学专业或职业的主要依据存在诸多缺陷。迷信MBTI可能会让学生或求职者做出不全面、不科学的决策,导致他们选择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

    • 人际关系处理:在人际关系中,迷信MBTI可能会让人忽视个体差异和复杂性,导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过于简单化和刻板化。这可能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理解。



    图片

    MBTI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应用MBTI成为一道难题。既要防止MBTI在现实世界的过度应用,也要充分利用MBTI的决策优势。我们应该做到:

    1. 破除“MBTI迷信”:理性审视其局限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易受非理性“共鸣”影响,形成“迷信”。MBTI虽源自心理学,但缺乏现代科学严谨验证,测试题目质量不一,且其性格二分法忽视人性复杂。青年需清醒认识MBTI的局限性,避免陷入“迷信”,以消解主体性丧失、刻板偏见等危机。

    2. 谨防MBTI过度娱乐:合理娱乐,避免泛滥

    MBTI从心理学工具演变为青年社交娱乐方式,虽能释放压力,但过度娱乐化会侵蚀其他领域,误导青年价值观。社交媒体上的过度娱乐化内容需警惕,避免“娱乐至死”。

    3. 谨防MBTI过度应用:理性参考,不绝对定义


    MBTI在现实中的应用应有限度,不可作为决定性因素。它更多作为社交话题而非内心认知工具。个人和社会应理性看待MBTI,避免偏见和歧视,保持其作为辅助工具的合理应用,同时媒体和招聘单位应避免过度宣传和依赖MBTI。


    图片


    语言学家罗常培强调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社会现象多蕴含于语言之中。网络流行语与年度热词作为社会心理的“晴雨表”,不仅映射青年文化,还深刻影响青年心理与行为。以2023年网络热词MBTI及其衍生语为例,它们既体现青年自我探索与归属需求,也引发“万物皆可MBTI”风潮,虽增添生活趣味,却潜藏沉迷、认知固化及偏见风险。

    “万物皆可MBTI”的质疑声四起,因人具有多样性与发展性,不应被单一标签束缚,这与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相悖。MBTI测试有其价值,但需适度使用,不可替代自我认知的复杂过程,亦非人际交往的全部。广大青年需要在现实的真实情景中不断认识自我和他人,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做“装在MBTI里的人”。


    图片




    ]]>
    看不见的底层:人们为何选择无视低阶层者?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请弄明白,别人看不见我,那只是因为他们不愿看见我。

    ——《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


    请想象以下场景:一位手提爱马仕包包的优雅女士走在街边,引得路人纷纷回首;一辆最新款的敞篷跑车呼啸而过,也不禁吸引路人的目光。而与此同时,街道一角正埋头工作的清扫工人却无人问津;路边蜷缩的流浪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仍被遗忘。

    图片

    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互动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关注偏向,即人们倾向于有选择性地更多关注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表现出人际忽视(interpersonal invisibility)。

    图片



    01
    一何为人际忽视?
    在人际互动中,人际忽视表现为一种隐性的人际贬低与排斥。相比于显性的负面关注,人际忽视在形式上更为隐蔽,但它同样容易让人觉察,并且甚至更伤人(O’Reilly et al., 2014)。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际忽视现象与关注对象的社会等级(social hierarchy)信息密切相关。相对于高社会等级对象,人们更容易忽视低社会等级对象(Brown-Iannuzzi et al., 2014)。社会等级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某种有价值的社会维度上的隐式或显式的等级顺序,低社会等级者(如低权力、低地位、低阶层、女性和少数族裔等)占有和可获得的经济与社会资源显著低于高社会等级者(如高权力、高地位、高阶层、男性和多数族裔等)。
    图片



    02
    二低社会等级者为何更容易受到人际忽视?

    1. 社会文化机制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们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塑造着对不同社会等级的认知。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通过塑造文化、习俗、道德观念,形成一个不利于低社会等级者发展的环境,并形成将社会不平等合理化的观念,最终这些观念内化为个人信念,使得人们更容易忽视低社会等级者。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通常能够为其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学校、课外辅导、文化活动等。这些资源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相比之下,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他们的子女可能无法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从而在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上处于不利地位。
    图片

    2. 地位假说

    该假说认为,地位代表了受到他人尊重、钦佩和自愿顺从的程度(Magee & Galinsky, 2008),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能够为个体和群体带来诸多好处。追求地位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动机,高地位者由于具备潜在的人际价值和利益,所以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低地位者则容易被忽视。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或知名政要,他们的言行举止、决策动向乃至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媒体和公众热议的话题。人们渴望从他们身上获取灵感、信息或是机会,因此不自觉地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追捧。

    相比之下,低地位者由于在社会中处于边缘或弱势位置,缺乏相应的资源和影响力,往往容易被忽视。比如,一位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或街头的流浪者,尽管他们同样在为生活努力,但由于缺乏社会关注度和曝光机会,他们的存在和贡献往往被大众所忽视。这种忽视不仅体现在日常交往中的冷淡态度,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临困境时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图片

    3. 目标可供性控制理论

    该理论从机会和威胁两个维度完整解释了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他人的人际关注特点。当个体认为人际对象有利于促进自我目标(高机会且低威胁)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积极正性关注;当人际对象被视为妨碍自我目标(低机会且高威胁)时,个体则易表现出显性的敌意与排斥等负性关注;而当人际对象被感知为既不促进也不阻碍自我目标(低机会且低威胁)时,就会遭遇隐性的忽视与冷漠等负向关注。当低社会等级者被评估为与个体当前目标无关时(既无法提供机会又不会带来威胁),他们就容易遭遇人际忽视。

    假设在一个繁忙的商务会议中,参会者多为公司高层和行业精英,他们聚在一起是为了探讨合作机会、分享市场情报以及规划未来的发展战略。在这样的场合下,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会议的核心议题上,希望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或建立对自己有利的联系。
    此时,如果会场内有一位负责清理桌面的服务员,他虽然是维持会议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工作性质与会议的核心议题无直接联系,且不会直接参与到决策或合作过程中,因此很容易被参会者所忽视。即便他默默地在会场内穿梭,为每位参会者提供着必要的服务,但大多数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彼此之间的对话和展示的内容上,很少有人会主动与他交流或给予关注。
    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当低社会等级者被评估为与个体当前目标无关时,他们容易在人际互动中遭遇忽视的现象。这种忽视并非出于恶意或故意,而是由于社会结构和个体目标导向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和资源更加倾向于那些能够带来直接利益或影响的对象。



    图片

    图片


    4. 交叉隐形理论

    该理论认为,相比只有单一从属群体成员身份的个体,那些有多重从属身份的个体在所处社群以及主流社会中会更容易经历人际忽视。具体来说,在主流社会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和异性恋中心主义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赋予了优势群体(如男性、白人和异性恋等)以霸权地位,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定义为社会标准,使得具有交叉从属群体身份的个体被定义为其组成身份群体的非原型成员。比原型群体成员,这些非原型成员更可能被边缘化。以往有研究发现,相对于黑人男性、白人男性和女性这些具有一或多个优势身份的群体,被试往往更难记住黑人女性的脸,并且在小组讨论中更容易忽视她们的贡献。

    图片

    人际忽视这一社会问题,不仅深刻影响低社会等级者,使其承受羞愧、焦虑与悲伤等心理重负,还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融入与职业晋升,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趋势,促成了代际间不平等传递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放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为扭转此局面,需社会各界与个人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社会层面,需将平等观念深深植根于文化土壤,使之成为民众日常思维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促进全社会对多元群体的理解与尊重。个人层面,则需增强个体的公正意识与正念修养,提高对他人不当行为的敏感度,确保每位个体都能感受到被关注与尊重的价值,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积极行动,为减少人际忽视现象、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贡献宝贵力量。


    ]]>
    2024最新版高尿酸饮食指南出炉!详尽嘌呤含量表覆盖数百种食材,助力健康饮食管理 Thu, 12 Sep 2024 23:12:56 +0800

    导读

    该指导原则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套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建议,更是对提升居民健康意识、预防相关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引发痛风,还与糖尿病、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严重健康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据最新统计,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13.3%。这一数字的背后,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物、富含果糖的饮料以及过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日益普遍的肥胖问题,它们共同构成了高尿酸血症的主要诱因。


    面对这一挑战,生活方式的调整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计划,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进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期发布了《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该指导原则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套科学的饮食和运动建议,更是对提升居民健康意识、预防相关疾病具有深远意义。



    高尿酸饮食的9项原则


    (一)健康膳食



    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可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帮助搭配不同种类食物。


    图1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


    (二)控制能量摄入



    通过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每日膳食总能量以达到或保持健康体重为宜,注意肌肉量的维持。超重和肥胖人群应控制能量摄入,可根据减重目标,在现有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减少500kcal左右的能量摄入。


    (三)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限制猪脑、带鱼、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高嘌呤植物性食物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


    常见食物举例

    ➤低嘌呤食物:谷薯类、奶制品、蛋类、蔬果类、可可、豆浆、海蜇、海参、坚果、猪血等;


    ➤高嘌呤食物:动物肝、脑、肾、胰脏,大部分鱼虾贝类、鱼籽,浓肉汤等;


    ➤高果糖食物:果汁、含糖饮料等,尤其添加果葡糖浆的食物。


    (四)提倡较低GI的谷类食物



    每日全谷物食物占主食量的1/3~1/2,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g~30g。


    常见食物举例

    ➤较低血糖生成指数(GI)谷物:全谷物、加蛋面条、意大利面等;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全谷物、蔬菜、水果、魔芋、麦麸等。


    (五)适量摄入奶及乳制品,限制果糖



    鼓励每日摄入300mL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并限制果糖的摄入,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


    (六)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g,水果200g~ 350g。


    (七)足量饮水



    每日饮水建议2000mL~3000mL,或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优先选用白开水,也可饮用柠檬水。


    (八)不建议饮酒或含酒精成分的饮料



    任何含酒精的食物都不利于高尿酸血症患者,特别应限制饮用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