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恐惧症对患者来说可能都不陌生。但是,因为病因的多样性,恐惧症在临床上得症状也各不相同,这就给恐惧症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那么,如何有效消除恐惧症的症状呢?下面就为大家解答下这个问题吧。
当我们了解了恐惧症的症状产生的因素后,会更有利于我们克服它。这里主要分为两种因素:
1、生物学因素:科学资料显示,恐怖症患者可能存在突触后5-HT受体超敏现象,同时遗传因素在恐怖症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理论:认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本我冲动。由于人们害怕为这种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支配,焦虑就为某些外在对象替代。
(2)行为理论:假设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恐惧反应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而建立。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赖恩的一个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
(3)认知理论:认为恐怖症的患者总是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从如上理论我们得出,消除恐惧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为辅。针对恐惧症的症状,关键在于消除个体的恐惧感.感到恐惧的人精神一般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导致神经分泌的激素一直处于较高状态,时间长了就开始影响到日常行为,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关键是要把心病找出来,就是造成他一直担心受怕的原因,很可能是曾经经历了某件可怕的阴暗的事情而留下了心理阴影,然后针对性的消除因那件事产生的担心。
克服恐惧症很重要一点是要让当事者明白:惧怕的事物实际上是之前某种惧怕心理的延续,所以这种惧怕心理是非理性的。心理医生主张用“ 角色更换法” 来克服这一问题,就是让当事者从主观上将恐惧事物变成非恐惧的事物--如让个体感到安全的事物等等,并不断地想像与更换了的角色亲近、游戏、逗趣。这样对个体的惧怕心理就会减弱以至消失,因为恐惧对象在主观世界被取缔了。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能更好的认识恐惧症并加以治疗了。但是,对患者来说并不是掌握了上文的治疗就能知道如何有效克服恐惧症症状。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和缓解恐惧症还是要去专业的医院找医生来帮助自己确诊,并加以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