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早期临床称作“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常见精神疾病,并且有三种亚型。
Ⅰ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且症状表现强烈。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Ⅱ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个体多次表现出轻躁狂症状和轻度抑郁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较短。
双相情感障碍亚型的具体诊断取决于躁狂症状的具体表现。当然,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出现问题应及时就诊,切勿自行诊断。
所谓“躁狂”,是指一种“高涨”状态,处于这个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表现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语速极快、易怒、易冲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而“轻躁狂”相对于躁狂,症状表现更加温和。但也会出现情绪高涨、身体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等症状。只是因为不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较小,所以常常被忽略。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已有研究显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经历着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经历两种类型的情绪循环。
快速循环:轻躁狂—抑郁或躁狂—抑郁循环,每年出现四次以上。
超快速循环:患者每周甚至每几个小时就经历一次循环。
在这些循环中,患者也可能同时经历躁狂和抑郁或轻躁狂和抑郁,称为混合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悲伤绝望,但同时又精力充沛。
双相情感障碍若不加以治疗,十分容易复发,会导致患者性格的改变,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如何判断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
生活中,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诊:
情绪、脾气、言语、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一贯状态明显异常的改变比如情感高涨、易激惹、情感低落等以及与情绪一致的言语和行为变化(如忽然开始情绪激动胡言乱语或乱摔乱砸东西)。
持续时间较长,短至数日长至数周,甚至因为情绪影响出现幻听、妄想或明显冲动攻击自杀性言语/行为,导致个人和家庭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明显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吗?
肯定地说,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在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不少患者能拥有和维持幸福完整的人生。临床上,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疗。但同时,也得面对一个现实,双相情感障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
研究显示,即使在最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的复发率也并不低:在一次急性发作之后,1 年复发率约 40%,2 年复发率约 60%,5 年复发率约 75%。另一方面,双相障碍的治疗常为慢性疗程,需要患者坚持全疗程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这场漫长又充满曲折的治疗之路上,持续性的照料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成功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要相信,不过是心里生了病,会治好的。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复发风险并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