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梅州荣军医院!
过度节食行为诱发厌食症现象探讨
2025-03-01 11:49:53 admin

图片
我们常常观察到,一些人尽管已经非常苗条,却仍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频繁声称要减肥。他们不断照镜子、测量体重,对食物摄入进行严格控制,甚至一粒一粒地数着吃,购买各式各样的减肥产品,并沉迷于锻炼。当面对美食诱惑难以抗拒时,他们可能会放纵一次,但随后会因此深感愧疚,甚至采取催吐或服用泻药等极端手段,以避免体重增加。这类人群极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一句夸赞便能使他们信心倍增,而体重的微小上升则可能导致他们情绪低落,自责不已,对未来失去希望。

这种“身材焦虑”主要源于社会对身材的固有观念和标准。在当下社会,媒体、广告及社交平台持续宣扬“瘦即是美”的观念,加之一些人自幼便遭受负面评价或过度管控,更易陷入忧郁和自卑的情绪。控制饮食和身材成为他们获取成就感、快乐和自信的手段,从而逐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然而,这种行为往往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并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厌食症、暴食症和抑郁症。长期下去,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身体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1
神经性厌食症的概念

神经性厌食症,简称厌食症,是一种以患者刻意通过限制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等手段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在心理上,患者极度关注体形和体重;在行为上,则通过节食、过度运动、催吐、滥用减肥药等方式控制体重。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强迫、易怒等情绪问题,以及脱发、闭经、贫血、骨质疏松等身体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2
为何有人已很瘦仍觉胖?

这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效果,导致身体形象扭曲,我们称之为“体象障碍”。它常见于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由于长期过度关注身材和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大脑功能受损,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而产生感知和认知偏差。患者往往坚信自己肥胖,难以被说服。

图片
3
如何确诊神经性厌食症?

   目前在临床中,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17.5就符合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在确诊进食障碍的同时,还需留意是否存在特征性的心理变化,例如过分且持续地追求“瘦身”效果,即便体重已经远低于健康标准,患者仍无法正常进食,或持续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体重增加。






健康小贴士: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和健康状况的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正常范围值为18.5-24kg/m²。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BMI可用于评估神经性厌食症的严重程度:轻度(BMI>17kg/m²)、中度(BMI 16-16.99kg/m²)、重度(BMI 15-15.99kg/m²)、极重度(BMI<15kg/m²)。


4
减轻“身材焦虑”的方法

 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接受并尊重自己的身体。


每个人的体型和基因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需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计划是值得鼓励的,但应以维护身心健康为目标,而非单纯迎合外界期望。
规律作息,先睡好觉。《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发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可导致体重增加。有关专家也表示,熬夜、不规律作息常导致代谢紊乱,进而对饮食、体重造成影响。因此,在不过度追求瘦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避免肥胖,睡好觉就是好方法之一。
控制独处时间,多社交。饮食失调是“吃下去的孤独”。非饮食失调患者有时也会通过“吃”排解寂寞,有饮食障碍的人,更可能在孤独感增加时暴食,建议有此倾向的人多出门、和朋友交流,减少一个人待着的时间.

图片

另外要多去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从而刺激食欲。运动时,身体会消耗能量,导致能量缺口,进而促使大脑释放饥饿信号,提醒你进食。 合适的运动加上健康的饮食可以保持良好的身材和精神状态。

两个快乐的人在公园里慢跑



上一篇:算法介入:爱情认知、模式与价值的重构审视 下一篇:生存智慧与发展动力:鲶鱼效应的启示
友情链接:国家卫生健康委 | 梅州市人民政府 | 丰顺县人民政府 |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 梅州市卫生健康局 | 丰顺县卫生健康局 | 中山大学 |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 中南大学湘雅三院 |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Copyright © 2014 - 2021 power by 梅州荣军医院 信息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梅州荣军医院 版权所有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6988772344142316A5202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423MA54C7CU6Q  
电话:(0753)6656999  |  E-MAIL:mzrjyy@163.com  |  邮编:514300  |  地址: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东联下村村 44142302000029
sitemap feed

粤ICP备20046381号    |   

粤公网安备 4414230200002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