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障碍是指由癫痫发作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在发作前后或期间表现出异常的精神活动。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大致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两种。发作性精神障碍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运动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而非发作性精神障碍则可能表现为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人格改变或痴呆等。研究表明,约有25%的癫痫患者可能存在躁狂、抑郁、人格障碍、性欲低下等问题。而对于癫痫发作控制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
1.婴幼儿阶段,癫痫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占所有癫痫病例的20-25%。这类癫痫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发生,并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或消失。
2.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癫痫病例也比较多见,约占所有病例的25%。癫痫的发作形式包括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和无法归类的发作。
3.成年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这个阶段首次发生癫痫发作。常见的原因包括脑外伤、中风、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癫痫在成年人中可以出现多种类型的发作,如全身肌肉抽搐、短暂意识丧失、肢体麻木等。
一、典型症状
1、发作前精神障碍:发作前出现焦虑、紧张、易激惹、冲动、抑郁、淡漠或一段时间的愚笨或面部潮红、胃纳减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于发作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使病人感到发作即将来临,称之为前驱症状。
2、发作时精神障碍:常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或幻觉、幻听、记忆障碍、强迫性思维、思维中断等。
3、发作后精神障碍:发作后出现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反应迟钝,或出现幻视及躁动狂暴行为。
4、发作间隙精神障碍: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躁狂抑郁症样精神病、癫痫伴发的神经症、人格改变、性功能障碍等。
二、其他症状
三、躯体护理措施建议
1、 抽搐患者入院时不定时抽搐发作,因此病发生突然,后果严重,故在护理上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在入院初期采用24小时的特殊护理,规定其活动范围,负责日常生活照顾,避免在危险地方逗留,如水房、卫生间等,尽量卧床,少活动,待抽搐次数有效控制住时在增加活动量及活动范 围,并可适当参加一定程度集体娱乐活动。
2 、抽搐发作后的护理患者抽搐发作后短时间可有意识障碍、二便失禁、口吐白沫、舌咬伤、身体疲乏等表现。故应挤压处理舌咬伤,擦拭清洁口腔更换衣物、被褥,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告知其卧床休息。
3、 睡眠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减少日间睡眠时间,避免一切睡前不良刺激,并指导患者有效促进睡眠的方法,如热水泡脚,数数等,减少睡前焦虑。
4、 饮食障碍对进食量少,无食欲的患者,督促饮食,调整食谱,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冷,过油腻。并在病情允许情况下行健康教育。
5、 便秘使用精神科药物可有胆碱功能反应便秘,同时也是诱发癫痫抽搐发作的一大诱因。应督促其适宜活动,规律生活,定时排便,饮食上给予高维生素类饮食,少食多餐,必要 时根据医嘱给予导泻剂。
6、精神科药物能引起流涎、肌张力增高、静坐不能、迟发型运动障碍 等躯体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报告医生,给予处置。
四、 精神科护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