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过大,记得“吃糖”: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揭示天然抗抑郁新机制
抑郁症 2023-10-06缓解,在厌恶刺激终止后的食欲状态,是进化上保守的。理解这种保守现象的行为作用及其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开放和重要的问题。2023年9月29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Neuron 在线发表题为“Stress relief as a natural resilience mechanism against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慢性应激小鼠
了解更多常用抗焦虑抑郁药物使用技巧
抑郁症 2023-10-05抗焦虑和抑郁药物的种类常用的抗焦虑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剂(NaSSAs)、三环类和杂环类药物(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RIMAs)。此外还有抗焦虑和抗抑郁的复合制剂,如氟哌噻吨
了解更多CSP 2023 | 立足抑郁症治疗现状,共话中西医融合新思路
抑郁症 2023-10-03导读 一江秋色江南岸,十里恍然忘人间。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七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CSP 2023)在秀美的江南水乡苏州顺利召开。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约有3.2亿抑郁症患者,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4.4%,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会议期间,北京回龙观医院杨甫德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
了解更多粮食不安全与抑郁症状的几率较高呈剂量依赖性
抑郁症 2023-10-02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以及对以前有益或愉快的活动缺乏兴趣或乐趣,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影响着全世界超过264.80亿人。国家粮食不安全可能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一个风险因素。然而,尽管粮食不安全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MICs)最为常见,但来自这些国家的相关数据却很少。鉴于这一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全国代表性数据,在来自48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401,12名15-22岁的在校青少年样本
了解更多CSP 2023 | 立足抑郁症治疗现状,共话中西医融合新思路
抑郁症 2023-09-26导读 一江秋色江南岸,十里恍然忘人间。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七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CSP 2023)在秀美的江南水乡苏州顺利召开。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约有3.2亿抑郁症患者,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4.4%,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会议期间,北京回龙观医院杨甫德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
了解更多复旦大学冯建峰等研究发现,做好这7件事,抑郁风险降低57%
抑郁症 2023-09-24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饮食和睡眠差等症状,MDD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增加有关,死亡率也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症的病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超过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WHO预测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2023年9月11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冯
了解更多CSP 2023:抑郁症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差异及对社会功能影响分析
抑郁症 2023-09-11目的 比较抑郁症患者主观认知症状与客观认知功能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方向及程度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中国15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抑郁发作患者 447 名,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病史等资料,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 项(HAMD-17)、席汉残疾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使用认知功能缺陷自评问卷(PDQ-D)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分别评估患者的主观认
了解更多CSP 2023:抑郁症患者主观和客观认知差异及对社会功能影响分析
抑郁症 2023-09-09目的 比较抑郁症患者主观认知症状与客观认知功能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方向及程度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中国15家医院门诊连续入组抑郁发作患者 447 名,采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病史等资料,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 项(HAMD-17)、席汉残疾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使用认知功能缺陷自评问卷(PDQ-D)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DSST)分别评估患者的主观认
了解更多青少年抑郁、孕产妇抑郁、老年抑郁……特殊人群抑郁症如何治疗?来看专家推荐意见
抑郁症 2023-09-06抑郁症(major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表现为多种独特的症状组合,其主要的症状是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疲劳乏力、自杀观念和躯体功能障碍等。目前MD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残的主要原因,MDD相关的不良结局包括角色转换困难、角色功能下降、自杀以及继发性躯体疾病的风险持续性增加、继发性躯体疾病和自杀反过来会导致MDD早期死
了解更多重度抑郁症患者代谢组和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
抑郁症 2023-08-28代谢组学反映了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净效应,从而可以为评估复杂疾病(如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法。本研究旨在研究重度抑郁症(MDD)的代谢特征,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阐明相关方向,并评估人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在MDD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本队列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英国生物银行队列(n = 50万;年龄介乎37-73岁;从2006年到2010年招募),他们的血液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在PREDICT和B
了解更多杨森抗抑郁药物速开朗®(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在华获批
抑郁症 2023-08-26导读杨森中国今日宣布,旗下速开朗®(盐酸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SPRAVATO®,英文通用名:Esketamine Hydrochloride Nasal Spray)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许可批准,用于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缓解伴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成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在中国,成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3.4%[1],而自杀意念或行为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2]。超过50%的中国抑郁症患者
了解更多正确认识抑郁 共促精神卫生
抑郁症 2023-08-24有些东西,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身边。有时我们不能觉察,并不表示它不存在,就如抑郁症,或者抑郁性神经症,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与自己不相干,那只是遥远天际的飓风,其实它只是阵阵寒风,可能在不经意的时候会拂面而来。近年来,有很多因抑郁症而失去生命的明星、名人,他(她)们在荧幕和公众前热情、阳光,幕后却颓废、沮丧。曾经有一个患者,平日里面对家人和朋友时开心、积极,自己独处的时候就会心情低沉、懊恼。这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