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精神分裂症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从首次发作到进行治疗的延误时间越长,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就可能越差。2017年2月21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JAMA Psychiatr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文章,报道了从首发到治疗的时间和患者大脑变化情况的关联。该研究纳入了71例首发且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73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进行了基线的评估和核磁共振MRI检查。患者接受了为期8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8周后,有31名患者及32名对照者再次接受了评估和磁共振MRI检查。研究主要测量了受试者双侧海马体积的完整性,该指标越低,说明海马萎缩程度越厉害。▲海马位于大脑的皮层下,因形似海马而得名。它是和人类的记忆学习、应激反应相关联的重要脑结构。结果显示,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于健康人群,海马体积有明显的萎缩。即使当这些患者经过8周的充分治疗以后,部分患者的海马体积仍持续萎缩。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研究者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海马的萎缩和未接受治疗间期(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相关,未治疗间期越长,则海马萎缩的趋势更为严重。这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对大脑海马结构造成持续的、潜在的破坏性效应,而较长的未接受治疗间期可能与这些患者海马萎缩的加速有关。▲从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海马的体积减少就越是明显海马萎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不良预后与未治疗间期两者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至于早期海马体积下降、未治疗间期和治疗转归的具体关系和机制远未明确,未来还需要很多进一步的研究,但至少说明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来源:Goff DC, et al.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1, 2018.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7.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