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只能靠自己! 本期我们将继续关注抑郁症治疗方法中的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谈话治疗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了世界第4大疾病,其表现为心情低落、万事无兴趣、愉悦感缺乏,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引发的悲剧触目惊心。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它治疗(如光照治疗、运动治疗)等等。事实上,对于抑郁症,非药物治疗非常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药物只是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 确诊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等一段时间后再服用抗抑郁药物,通过心理调整来看看是否能够自行恢复。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在调整之后的2周左右时间再由医生检查疾病的发展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警惕等待”。建议可以采取5个步骤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与他人多联系,保证精力旺盛,学习新的技能,不吝付出,关注当下。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以及是如何对你产生影响的。人际治疗(IPT)则可使患者专注于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在人际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沟通障碍、假面示人等等。所以说,CBT与IPT都是重要的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有证据表明,适量运动可以帮助缓解抑郁,而这也是治疗轻、中度抑郁的有效方法之一。众所周知,定期锻炼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这对于轻、中度的抑郁症患者则显得特别有用。其实,多种类型的适量运动都是有益的,且应该是患者喜欢做的事情,只要患者已经做过了足够多的尝试并且觉得这项运动适合自己,患者就会找到定期参加锻炼的动力。 事实上,为了保持健康,成年人应该每周做15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的运动,做任何运动都比“葛优躺”氏的不运动好,即使是10分钟的轻松散步也能让你头脑清醒,帮助你放松心情。建议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每周至少参加3次运动,维持在45~60分钟之间,以运动后自身不感到劳累为前提,至少持续10~14周。